移至主內容
    • 2731-6316
    • info@hkcs.org
    • linkedin
    • youtube
    • instagram
    • facebook

如是說:專訪伍美琴教授

伍美琴教授

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教授、未來城市研究所副所長、城市規劃師

 

在尖沙咀放工的路程很痛苦,經加拿分道徒步前往地鐵站,兩旁的行人路窄得可憐,下班的人擦踵摩肩,甚至要行在馬路上;下雨天就更是障礙重重,傘與傘之間經常被卡住。事實上,車輛隨着人口不斷增長,政府往往落力擴闊路面、增加行車線、加快行車速度,好讓道路的增長速度追上車輛的增長,確保車流暢通。然而,當整體路面沒有擴闊,便只有犧牲了行人路。


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硏究所副所長、城市規劃師伍美琴教授指,香港4.2%的土地用於道路及交通設施,其面積幾乎相等於公共空間/休憩用地(2.5%)及公共房屋用地(1.5%) 的總和,「香港其實是頗恐怖。」今期《清音》談無障礙,先別論環境設施能否達至通用,無障礙的先決條件是香港的街道 「好唔好行」,即是可步行性 (walkability)。

 

" 共融從人本街道開始 "

 

人本街道:利用空間讓人身心零障礙

香港其實不是 「無路可走」,而是馬路多、天橋多、隧道多,而缺乏人本的街道。「首先,街道和道路是兩種不同的概念。」伍教授指出街道並不是通道,而是公共空間。2014年,英國倫敦運輸局根據城市規劃師Lucy Saunders提出「健康街道」(Healthy Streets) 的概念制定策略。Saunders指出,「健康街道是從實證為本的策略,建設一個更平等、更可持續發展 、更具吸引力的城市空間。」當中提出 「易行」、「有遮蔭」、「提供休息空間」、「不嘈雜」、「可供步行或踏單車」、「安全」、「有視覺享受及活動空間」、「舒適」以及「空氣清新」10項指標。伍教授補充,健康街道正是以人本街道作框架,讓人重新思考街與道之別。「Healthy streets 背後的理念,就是讓城市的人成為 healthy people,利用空間讓人身心靈健康,這就是人本。」

 

從高空俯瞰十字路口(資料圖片)
(資料圖片)


人本街道,其實並不是一個艱深的概念。「我童年時期也在街上玩啊,只不過從前的社會仍未有公共空間的概念。」伍教授說,在香港發展新市鎮之前,仍未有規劃標準。昔日的街道原本就是公共空間。沒有商場,卻有街舖;而且有騎樓,可以讓人遮風擋雨;街坊閒時到店舖與老闆「吹水打躉」、「在灣仔仍未重建前,街坊們會在街上閒聊。我訪問區內的老街坊,他們甚至會將兒子寄託在店舖。」公共空間,正是能夠締造這種鄰舍間的信任。

 

伍教授續言,「公共空間最重要不是『喺度坐下』,而是讓人碰撞,建立社會關係和社會資產的地方,這兩種元素對人的身心靈健康極為重要。人在一個地方中建立到正向關係,感受到被接納,才有歸屬感。街道如果做得好,就可以扮演這個角色。」簡言之,好行的街道就是能夠開創公共性,讓人願意逗留凝聚,我看見你,你看見我,看見彼此的存在。「街道,就是共融空間。」伍教授說。

 

重建下的街道文化

「不過,你有沒有覺得香港人對於『地少人多』 的論述太郎郎上口?」伍教授問道。香港一直以來重視土地價值,所強調的是空間的買賣價值,而忽視當中的使用價值。政府致力舊區重建,興建鐵路 、樓宇,擠高地積比,卻鮮有從可持續、人本 、生態的角度發展城市,「對政府而言,人本的街道文化難以量化。雖然政府的重建項目同樣會提供相應的公共空間,但這與街道的公共空間不盡相同。 」

 

她續指,重建後商店的密度和街道完全不同,也改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。她以啟德為例,即使沒有商場,街舖以餐廳為主,卻不能創造昔日舊區的街道文化。伍教授特別喜歡荃灣,「這個地方很有趣。大陂坊、二陂坊、楊屋道街市,這都是很共融的空間,不同階層的人都會來這裏買東西,能夠利用到這裏的空間,可以碰面,減低差距。同時,荃灣亦有海濱公園,你不會覺得有錢人才能到海邊啊!人有的是親生物性,在自然美景底下,人與人的距離能自然地拉近。」不過,將來荃灣重建後,仍能否重建昔日街道的文化,則是一個問號。就以荃灣重建項目萬景峯為例,「公共空間其責設計不錯,不過就是沒有人會穿過去。內裏的商舖與對面的街舖天淵之別,是一條無形的界線,街坊不會覺得自己有權利進去。」

 

海濱相片(資料圖片)

(資料圖片)

 

離地都市:香港人行得太快

而事實上,香港的確要重建街道的文化。將軍澳、馬鞍山、荃灣之所以有「無街之城」的稱號,正是因為天橋圍城令香港成為離地的都市,影響人的步伐。甫出地鐵站,天橋連接商場和住宅,「送你進商場,從另一邊離開,又送你進入另一個商場。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,急急腳穿過天橋。天橋的功能性強,沒有一種可以讓人停留的公共空間概念。」即使近年路政署着意在天橋、隧道、行人路進行美化工程,但卻鮮有人會在天橋上停下來。「好少人會走上天橋『hea』,除非特意設計一條讓公眾『hea』的天橋。」伍續指,無論在國內和外國,天橋的設計不再只着重功能性,將其變成第二層的街道,容許不同活動的發生。她憶述一次到首爾,當地將一條天橋變成公園,既有歷史回顧的主題,亦種滿當地品種的樹木,成功吸引當地人專誠到橋上遊覽。她認為現時城市針對建設人本街道的討論度不足,「個勢唔夠。」對比倫敦,有濃厚的市集文化,一般市民明白步行的重要性,「但香港人未懂得欣賞街道作為公共空間。」

 

 

讓公眾參與地區營造 提升幸福感

幾年前,政府意識到步行對城市健康的重要性。為構建「易行城市」,運輸署在2020年制定了香港易行度整體策略,按「易達」、「安全」、「連結」、「享受」四大原則制定了多項新的步行環境改善措施,當中包括設置行人導向標示、移除非必要的交通標誌和欄杆、設置行人過路平台和與行人路水平一致的車輛出入通道,及實施低速行車限制區,同時亦制定了新的行人規劃框架。


伍教授說 「政府能夠提出此策略已是一大進步。」然而,她提醒訂立原則後,香港仍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機制 「落地」實踐策略,「其實,這些『細藝嘢』可以從社區層面做去。」她憶起幾年前中秋節,深水埗關閉一條街道用作節慶活動,籌備表演、遊戲、免費咖啡,她遂提出若每區於周末能封閉一條街道作「hea 街」,就能孕育人本街道的文化,「這種做法可以給人另類想像,原來街道可以這樣。」

 

鄰近的台灣,早於2004年已開始推行社區規劃師的計劃,採取社區提案「由下而上」的參與機制,由在地的社區規劃師、建築師提供專業技術協助,與居民共規劃、設計及自力營造社區,期望鼓勵所有人共同參與社區營造的過程,提升社區生活。伍教授提醒地區營造之所以要「由下而上」,因為需要具備在地知識,「知道街坊如何使用街道,才能知道甚麼措施能令街道成為好用的公共空間。」,「例如,可以聘請社區規劃的專才協助設計,做在地知識的研究,這方面也可以聘請街坊,創造區內就業機會;收集回來的數據可以放於網上平台,這對社區商戶亦有利,漸漸能夠形成一種生態,讓居民認識自己的社區,集思廣益,並以一條街道作實驗試點來開展。」


「要相信每一個人都是天生的地方營造者。你看看小朋友,不用教,他們自然會利用空間去玩樂的方法;你又看看辦公室各人的書枱,人人都不同。」 她的意思是,人與生俱來懂得塑造空間,同時在塑造空間的過程尋找身分認同,「問緊自己係邊個」。所以,人與空間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,空間的限制會成為發展個人潛能和身心靈健康的障礙。相反,共同創造公共空間的過程可以提升人的身心靈健康。「在參與地區營造的過程,自我實現,當人發現自己對社區有貢獻,就能發現生命當中的成長和意義,並且建立良好的社區關係,這些都是幸福感的元素。」